第582章 买下船

  童瑶看得满意,但咋说呢,讲价还是得讲的。
  原本她以为六千出头,现在多了七百多,等装上那些设备啥的,就要八千往上了。
  对了,海事电台也得装,不然出深海,遇见啥事没法联系海警,
  那就要准备一万块打底。
  这条船原本是有通讯设备的,但不符合规章制度,渔政收缴了。
  童瑶想的问题,别的渔民都想过。
  也就因为太贵,他们没敢出手。
  要不然渔政局在早就处理掉了,轮不到童瑶他们。
  别管陈局长说什么八九成新,这船始终是二手的。
  一万多块钱,他们还不如和家族兄弟合股,定新船来得好。
  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的渔民少之又少。
  有钱的渔民,他们压根不想定这艘船。
  怎么说,也算是出了事的,出海打鱼的都迷信。
  谁知道这条船出没出过人命,渔政局又不可能告诉他们实情。
  童瑶也是从这方面入手,和陈局长唇枪舌战一个钟头。
  陈局长想到上面让他们今年务必把这几条船处理掉。
  不然留在渔政局纯属落灰。
  渔政船和这些船建造不一样,没法改装啊。
  而且他们渔政局又不负责捕鱼,留在这毫无作用。
  陈局长咬咬牙,狠狠心:
  “那这样,上头给的指标,最多能少两百块,再多得只能联系外省那边。”
  童瑶见好就收,笑眯眯道:
  “那就多谢陈局长了,以后有啥处理不掉的,可以多多通知啊,说不定我们还能捡捡漏什么的。”
  陈局长沉默一阵:
  “怎么觉着,我们这是废品站呢。”
  “哎哟,哪里啊,我们市渔政部门可是身负重任的部门,那什么,局长,这船有没有老师傅教教,我们没开过那么大的船啊。”
  童瑶提的事,陈局长考虑到了,将身旁默不作声的中年男人拉过来:
  “这位就是负责渔船登记,船员考核的梁主任,一会由他教你们。
  我们和市造船厂打过招呼了,你们开到那边,厂长会优先帮你们安装设备。
  渔船登记什么的,梁主任会安排好的。”
  童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瞧瞧这些领导,面面俱到,真真正正的为人民服务。
  有国才有家,这句话,真的落到实处了。
  国家好,领导好,人民才会更好。
  童瑶和杨清桦回娘家时,顺便带了钱,价格谈下来就能买。
  双方都是干实事的,二话不说,出发。
  五艘船开出码头,试水。
  童瑶夫妻俩,杨父都跟着梁主任学习。
  梁主任教船员那是相当专业的。
  海事电台的理论知识也教了。
  会开船的渔民,学起来肯定是快的。
  这年头又没有什么考核,梁主任教完后,再看三人依次掌舵。
  到了下午四点,确认都会开了,一问一答,也都答对了。
  那就等年后,将户口本拿过来,他帮办船员证这些。
  没想到船员证提前落实,童瑶一伙人挺幸运。
  事实上,这年代,渔民手上有没有船员证,都一个样,政府又不检查,不罚款,更不耽误出海。
  童瑶没想这些,有总比没有好,就这么着吧。
  确定船没问题,那就和陈局长交钱,梁主任负责登记。
  老吴头他们也一样,船没问题,一手交钱,一手交船。
  搞定后,几条船开船开往市造船厂。
  “宝贝要吃肉肉。”
  小家伙乖乖的跟着大人看一下午的船,这会顶不住了,要吃肉肉。
  童瑶只好把鸡蛋和饼干拿出来给小家伙吃着先。
  “等会啊,我们去完造船厂就能去下馆子了。”
  杨溪俊这孩子实在懂事,给他吃的填肚子,也就不闹了。
  不过要娘抱着才行,这会是离不得娘的。
  童瑶抱着儿子,坐在船舱的大木床上,硌得慌,和杨清桦道:
  “这金丝楠木好是好,终归还是木头,等船加装好设备,我们得铺上被褥。”
  杨清桦爱不释手的摸着好看的木床:
  “这木头真好,比我们家的木床都好,看着就华贵,啧啧,真舍得啊。”
  童瑶听完,又不嫌了。
  只觉得运气真好,陈局长他们知道这是金丝楠木,居然没拆下来,还给她们了,简直赚到:
  “对啊,嘿嘿,到了夏天,铺上草席,也不怕热到儿子,冬暖夏凉咧。”
  “凉凉咧~~”
  小家伙吃到一半,抬头学嘴。
  童瑶给他擦了擦小嘴:
  “是呢,我们小少爷又有一条大船了,开不开心。”
  “开心开心,俊俊号~”
  “不,这次咱们要叫胖俊号,让刷漆的师傅刷上。”
  “胖俊号~好好。”
  杨清桦宠溺地听着娘俩讨论,家里的渔船越来越多了,这日子过得真红火啊。
  童瑶也想到了这个,屋子里没别人,对杨清桦小声嘀咕:
  “嗳,阿桦,你发现没,这年过得可真精彩啊,不出海,还能发现不少好东西。
  那些野山参,顾老爷子通知的渔船,咱儿子的十二个生肖金子,还有两枚古币,淡水珍珠,哈哈,好精彩。”
  杨溪俊发现的那两枚古币,给汪老他们看过了,算是存世量大的。
  那位考古的老专家,说上不上交都行。
  孩子在河滩里捡到的,就这么两枚,留着就留着吧。
  这会对于地下埋藏物法律法规不严格,又不是文物。
  老白姓上交,就按照这时的行情给价。
  鉴定后,几块钱不等。
  本身这会儿的古董都是白菜价,不像后世那么珍贵。
  童瑶听老人家这么一说,那就留着吧。
  老人家也好说话,不嫌麻烦的打了个证明。
  以后也算是有个依据。
  杨清桦听完,揉了揉儿子的小光头,与有焉荣:
  “希望开年出海也能遇见好鱼货。”
  “海运来~来来~”
  小家伙小仓鼠似的吃完最后一口,念叨上了。
  杨父走近,站在舱门口,开口了:
  “初三我去你们林叔家,你们猜怎么着。”
  童瑶和杨清桦好奇心被勾起来,连问杨父。
  杨父羡慕道:
  “老林年二十九就将大船开回来了,四十多米的大船,村里码头水位浅,停放不了,只能停放在县城码头。
  这下子,不光在周边村子出名,全县都出名了,鞭炮都放了一上午。
  听说市造船厂和县造船厂的领导都过去观摩了呢。”
  童瑶感叹一声,才道:“嚯,那简直是风光无限啊。”
  杨清桦也是一脸羡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