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老爷子们的鱼胶

  阿公说完,六位老爷子心思活络起来。
  是啊,他们咋没想到呢。
  “我想起来了,去年有一次阿瑶钓上那条大赤嘴,不也卖给那个有钱的女老板了吗,人家就图里边的鱼鳔,说是好东西。”
  “哎呀,你个大老粗,人家女老板说是鱼胶。”
  “啧,鱼鳔晾干了不也是鱼鳔吗,也不知道有啥好,既然人家有钱人都说好,那肯定值钱,阿军,你们家也收呗,不光这个鱼、鱼胶卖给你,鱼肉我也晒成咸鱼干,一块卖给你。”
  阿公要笑不笑:“别问我咯,等会阿瑶钓上鱼,你们问她去。”
  老爷子们这才将目光放到童瑶身上。
  “还别说,阿瑶力气真大。”
  “是啊,都钓三个钟头了,换牛都得歇一歇吧,她都不见歇力的。”
  “对咧,我还说去帮忙的,她还摆手说不用。”
  “难怪村里那群老娘们不敢惹她,干起架来,都不够阿瑶打开筋骨呢。”
  阿嫲听着这些老头子说话,相当无语。
  大老爷们的,嘴咋比北大还碎呢。
  小小爷们也嘴碎啊。
  杨溪俊加入热聊,就见他手舞足蹈,叠词满天飞:
  “窝娘厉害波,嘿哈,大嘴巴纸,呼你,打飞去,芜湖~啪啪!”
  老爷子们:……
  阿嫲扶额。
  童瑶哪能不累啊。
  再大的力气,和这条鱼拉拉扯扯三个钟头,也消耗了大半。
  好在海里的那条大鱼也想早点投胎,十分钟后放弃了挣扎,乖乖被拖到近前。
  在童瑶姿势放松之时,全体起立!!
  阿公拍着巴掌:“干得好,阿瑶我来帮你。”
  “我也来。”
  “老爷子我帮拿铁钩,还好阿力没拿上船。”
  “我拿手抄网拖鱼尾。”
  “我抄头!”
  “阿梅,你快拿手电筒照这边。”
  “来了来了。”
  阿嫲拉着杨溪俊走过去。
  不一会。
  手电筒打在海面上,一条犹如巨兽一般的大鱼显现出来。
  “阿瑶!不愧是你!!”
  “漂亮漂亮,黄灿灿的。”
  “啊哟,还有劲儿呢,甩我一脸水。”
  童瑶让阿公过来拿鱼竿,她甩了甩手,去和老爷子们抬鱼。
  成年的黄唇鱼,一般体型是1米至一米五,重量30至60斤。
  最大的能长到200斤,体长一米八。
  童瑶钓上来的这条比一般体型大多了,但没有最大体型那么牛。
  体长快有一米六左右,大家伙估摸了下,130斤肯定有的。
  童瑶蹲下来休息,拍拍这条大家伙:
  “可惜没有照相机,要不然就能拍照留念了。”
  老爷子们唏嘘出声:
  “还照相机,那是精贵玩意,咱们哪里买得起哦。”
  “就是,也就报社的人有相机吧。”
  “那可不,上次咱们去公社看电影就见了啊。”
  “阿军也上报纸咧,阿瑶也是,我上你家瞅见了,抱着那条大苏眉…全家都光荣…”
  童瑶想,自己钓上来的这条也不算啥了,说不定别的地方,某位渔民网上来的比自己这条还大呢。
  只不过这会消息不流通,没法保存下来,几十年后,人们想了解这年代的详细事件,只能靠网上搜索伶仃消息。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也只有身处当代,才能切身了解。
  “妈咪,汗汗,宝贝擦擦。”
  杨溪俊从斜挎包掏出自己的小手帕,轻轻地给娘擦汗。
  这条手帕已经脏得不像样了,童瑶半点不嫌弃,微微仰脸,让小家伙更方便些。
  彩虹屁说毫不吝啬的放:
  “哇,太谢谢啦,我家宝贝太可爱了,太优秀了,太棒了吧。”
  杨溪俊要是屁股有条尾巴,指定是疯狂摇摆。
  几位老爷子适时出声:
  “阿瑶,听说这鱼的鱼鳔取出来,晾干或者晒干,能值点钱,你收不。”
  “是啊,今天雨停了,过后几天都是好天气,我们把鱼肉和鱼鳔都晒干,一块卖给你。”
  “这鱼比大黄鱼还贵,估计就是鱼胶值钱了,鱼肉不知道好不好吃,等回去我切一段一段的晒,留一块自家吃,哈哈。”
  “别啊,整条鱼晒,不然阿瑶卖不出去咋办。”
  “那…那行吧。”
  童瑶都没说收不收呢,老爷子们已经替她着想上了。
  不过,童瑶觉得老爷子们说的确实对。
  黄唇鱼的鱼胶在后世流传为鱼胶之首。
  但在这年代是不太值钱。
  像老爷子他们钓上来的,二三十斤,整条卖,每斤8块多。
  黄唇贵在鱼胶,但价格真正飘升的时候,是九零年代末。
  十斤鱼一两胶。
  老爷子们的鱼,鱼胶晒干就二两到三两这样。
  鱼肉晒干,她也不懂味道怎么样。
  鱼胶保存得好,最少存十多二十年,年份再久点也是可以的。
  鱼胶种类多,并不是每种鱼胶年份越久越值钱。
  但黄唇鱼胶可不一样,它是越大越老,越值钱。
  收藏价值大于食用价值。
  怎么给价就犯难了,
  童瑶知道鱼胶价格以后会水涨船高。
  但这是自己一个人的秘密。
  在当下,可不能这么算,要考虑这会鱼胶的价格。
  而童瑶知道怎么处理鱼胶,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她想了想,对老爷子们道:
  “嗯,鱼胶我可以收,就是价格,我目前也不太清楚,等回去打电话问问收鱼干的老板才行,我能给的保证就是,绝对高于这条鱼的总价,最少能多个十块钱。”
  童瑶没法给太多,多个十块钱是极限了。
  实在是,买拖拉机,收几家鱼干,日常开销。
  甚至今天请全村人吃饭都花大几十,家里就…就剩下一千出头现钱。
  收这几条鱼还得问人借钱啊。
  不过,也不算她坑人,偏远小渔村的老渔民,又没办法拿到大城市卖
  路途之凶险,路费都得被扒手偷光光。
  而且,就广省渔场、闽南渔场,黄唇鱼分布比这边多多了。
  鱼胶,嗯,不太缺吧。
  老爷子们也不傻,他们的鱼卖到收购点,能有个200-300块,单价定死了。
  阿瑶说的是,能多加十块。
  这生意谁不干呢。
  这年代的十块钱,难赚!
  老爷子们乐开了花,决定卖给童瑶。
  童瑶提了个要求:
  “这个鱼胶也得仔细处理,晾干或者晒干的时候,还得弄好造型,老爷子,你们信得过我,等回去把鱼拿到我家,鱼鳔我来处理,怎么样。”
  老爷子们精明得很,果断道:
  “哈哈,我们绝对信得过,也别等什么鱼胶价格了,等回去上秤,看看收购点给啥价,到时候阿瑶你直接多给二十块,鱼就是你的了。”
  “对对对,鱼肉也给你,咱能多赚二十块就满足了。”
  “就这么定了,可不能忽悠我们老爷子。”
  “是咧,阿瑶,不能这么干啊。”
  童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