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借.....

  易逐云一路北上,沿途所见,尽是战祸蹂躏后的疮痍之地,河南大地一片荒芜,人烟稀少。几番昼夜兼程,终至嵩山脚下,就近寻得一处小镇,饱餐一顿,稍作歇息。
  翌日凌晨,天色未明。
  易逐云已然动身,直奔少室山,欲探少林古刹。
  至寺前,身形跃上院墙,穿梭其间,不久便将少林寺内布局了然于胸。
  天光渐亮。
  寺内僧众已起身清扫,炊烟袅袅升起。
  易逐云心知不宜久留,便欲离去,待到夜深人静时再访。几个纵跃之下,已远离寺院。
  行至半山腰,忽见一人影疾驰而上,轻功非凡。
  易逐云迅速闪避一侧,隐于暗处。
  待那人影近前,方看清竟是那狗肉头陀无碍。
  易逐云心中暗惊:“这无碍竟是少林弟子?”想起庐州一战后,无碍先行离去,随后转轮王张一氓、圣因师太和韩无垢也各自散去。他没想到自己迟一日出发,竟比无碍更早抵达少林。
  只见无碍径直奔向少林寺门,易逐云不动声色地尾随其后。
  无碍至寺门前,顿足拍门。
  不多时,一僧人探头而出,恭称师叔祖。
  无碍低语数句,那僧人随即退入寺内。
  片刻之后,寺门大开,涌出二三十名僧人,手持棍棒,严阵以待。
  无碍望向领头两名中年僧人,朗声道:“明扬、明达,我有要事求见方丈师叔!”
  明扬道:“师叔,方丈正闭关修行,不见外客。”
  无碍又道:“无色师兄何在?”
  明扬道:“无色师叔亦在闭关。”
  无碍笑道:“那么明心呢?难道他也闭关了?”
  明达与明扬对视一眼。
  明达道:“师叔,您屡破寺规,已被逐出寺门,还请速速离去。”
  无碍冷笑一声,上前一步,双掌探出,瞬息之间,已将明达明扬手中棍棒夺过。
  二僧欲夺回,但无力为之,棍棒脱手。
  明达和明扬面色骤变,齐声道:“师叔,您这是要强行闯入吗?”
  无碍并不搭理二人,将手中的双棍直插入雪地数尺,双棍屹立不动。随即他凝聚内力,放声高喊:“方丈师叔!无色师兄!”
  这一声宛如雷霆,震得山门前松枝上的积雪簌簌落下。
  明扬与明达面色剧变,忽地传来一声“阿弥陀佛”过后,二人迅速退至两侧。
  霎时间,一位须发斑白的僧人缓步而出,单掌合十。
  众僧忙不迭躬身行礼,齐声道:“参见首座!”
  无碍并未还礼,只是含笑问道:“无空师兄,何时荣升罗汉堂首座了?无念师兄何在?”
  无空道:“无念师兄因病闭关,静养身心。”
  无碍又问:“那明心呢?”
  无空沉声道:“明心数月前叛离师门,自此杳无音讯。”
  话说无碍与张一氓共劝吕文德出兵,在正阳关一役中,亲见明心率十余名少林弟子布下少林棍阵,保护蒙军将领。
  无碍对这棍阵了如指掌,遂轻易破之。但未痛下杀手,任由明心带人乘乱逃脱。
  只因明心乃无念的大徒弟。
  其后,无碍在庐州与易逐云等人汇合,随后率先离开赶往少林寺,欲见无念师兄,了解真相。
  至于无色,性情豁达,与他最为投契。
  此刻,无碍心中愈发不安,言道:“天鸣师叔功力深厚,怎会染恙?无色师兄和无念师兄呢?莫非都已染恙?”说着,他摇头道:“此事绝非表面这般简单。”
  无空道:“师弟,你违犯戒律,已非我少林子弟,少林之事与你无关,速速下山去吧。”
  无碍轻哼一声,退后几步,坚定地道:“不见无念师兄与无色师兄,绝不离去!”
  他闪身往侧面去,纵身跃起,只见无空紧随其后,一掌拍来,厉声道:“你这是要硬闯?可知硬闯的后果?”
  无碍不得不在半空回击,双掌相碰,轰然作响,二人落地,周遭积雪被二人劲力激荡开去,势均力敌。
  无碍道:“明心不仅背叛师门,还勾结蒙古鞑子,残害百姓!”
  无空道:“此事我并不知情!”
  无碍冷笑道:“我看你心里明镜似的!”
  无空斥道:“胡言乱语!”上前一步,一拳直取无碍面门,无碍侧头避过。
  无空施展罗汉拳,无碍则以大悲掌应对,二人拳来掌去,斗了十余回合。
  易逐云见双方实力相当,心中稍定。但这些法号乱七八糟,让他听得甚是头大。
  少林等级森严,代代相传,现今寺中多为“天,觉(无),明,渡”四辈僧人。
  昔年,寺中有位火工头陀,此人偷学武艺,重伤苦智禅师后叛逃,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寺内众高僧为此争论不休,最终罗汉堂首座苦慧禅师愤而远赴西域。
  自此之后,寺规更为严明:凡未得师授而擅自修习武艺者,轻则废其武功,重则处以极刑,如挑断手脚筋脉等严厉惩处。
  那段往事之后,原本同称“无”字辈的一群弟子受到牵连,被寺中一位老僧改为“觉”字辈,意在让他们深刻反省。“觉”字辈弟子大多不得修习武艺,而“无”字辈则未受此限。
  易逐云对此知之不多,但在他的印象里,少林僧侣多狭隘偏执,罕有慈悲为怀之辈。在他看来,少林虽藏有武学宝典,但高层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绝难诞生绝世高手。
  无碍与无空二僧激战数十回合,难分伯仲。
  易逐云心道:“此等身手,不过尔尔。三四个也不是我对手!”
  俄顷,寺钟轰鸣,引来无数僧众,更有两位老僧现身。
  易逐云不知这二位老僧功力深浅,唯恐被察觉,遂施展轻功,遁至半山腰,绕至少林东侧,伺机再度潜入。
  避开杂役僧人,易逐云来到藏经阁前,只见房门紧闭,四周一片寂静。他足尖轻点雪面,悄无声息地靠近大门,竟未在雪地留下一丝痕迹。
  突然,一阵“唰唰唰”的声响传来,易逐云神色一凛,循声而去,只见藏经阁东侧,一位三十岁上下的僧人正持着竹扫帚扫雪。
  二人目光交汇,都是一愣。
  易逐云心中暗笑:“我还以为是传说中的扫地高僧呢。”
  那僧人目光温和,似乎并不介意。
  那僧人正欲开口询问,易逐云食指轻触唇边,示意噤声,低声问道:“敢问可是觉远大师?”
  那僧人闻言一怔,左手紧握扫帚,右手合十,答道:“正是贫僧,大师二字实在不敢当。施主造访此处,所为何来?”
  他语气温和,略显憨厚,似是不解世间纷扰。
  易逐云心头狂喜,暗忖觉远尚未练就九阳神功,至少还需一二十年。
  他低声道:“在下易逐云,周身大穴聚积阴寒剧毒,难以驱除,恐命不久矣,特来求助大师。”
  觉远面露难色,“阿弥陀佛,贫僧虽读过些许医书,却不懂治病救人之道。”
  易逐云言道:“大师若有此心,已胜造七级浮屠。生死之事,我早已看淡。只为一线生机,才冒然闯入,绝无半点冒犯贵寺之意,请大师勿将此事外泄,否则贵寺群僧必不会轻饶于我……”
  言未尽,忽然听到踏雪之声由远而近,易逐云急忙缩回身形。
  觉远一时怔在当场。
  易逐云身影晃动,推开藏经阁木门,吱呀声中惊得他心头一颤,旋即轻轻掩上,疾掠而过,径直奔向二楼。他对别人或许没有把握,但觉远素以慈悲为怀,必会伸出援手。
  却听觉远拖着扫帚来到门前,推门而入,开口说道:“施主,莫要……”
  却听到另一个声音插口道:“觉远大师,莫要什么?”
  易逐云心头大骇:“无痕这鼠辈竟然也潜至此处!”
  他连忙敛气凝神,屏息静听。
  除了无痕之外,似乎还有一人,但从脚步声判断,那人功力不及无痕。
  觉远转过脸来,双手合十,笑道:“阿弥陀佛,施主,您又来了?”
  无痕微微颔首,笑道:“我特来归还经书。”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册经书,递与觉远,觉远接过后,又念了一声佛号。
  无痕接着道:“觉远大师,在下今日还想借阅经书。”
  觉远问道:“敢问施主要借何书?”
  无痕侧头看了一眼同伴,这同伴便是智海大师。
  庐州之战,蒙军溃败,伤亡惨重。
  智海凭一身绝学,斩杀宋军无数,最终亦是抽身而去。于嵩山与无痕会合。
  无痕看出觉远内蕴高深武学,虽然功力似乎不及自己,但也相差无几。一番试探后,发现觉远功力果然不浅,但对武功招式懵懂无知。他不禁疑窦丛生,怀疑觉远或是故作愚钝,欲以退为进。
  无痕又经过一番试探,确信觉远确实对武学知之甚少。
  无痕知晓少林武功博大精深,《易筋经》更是其中至宝,于是动了心思,意图混入藏经阁,寻找这部旷世奇书。无奈藏经阁非同小可,外人难以涉足,唯有借阅之名,方可接近。
  智海望向觉远,微笑道:“大师佛法无边,敢问平素最爱诵读哪部经文?”
  觉远淡然一笑,“贫僧遍览群经,若论最常诵读,莫过于《金刚经》矣。”
  无痕闻言大笑,“大师手中所持不正是《金刚经》么?我与智海大师早已倒背如流。”
  觉远低头看了看手中经书,微微颔首。
  无痕接着道:“今日欲借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不知是否可行?”
  觉远和颜悦色道:“自然无妨,只要施主能够如期归还。”
  说罢,双手合十,口中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步入藏经阁。
  此时,他想起易逐云已潜入阁内,心中不禁纠结,暗想:“罢了,易施主身中剧毒,情急之下才闯入此地,不可怪罪。”
  易逐云将三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无痕欲借阅《楞伽经》,此经中藏有《九阳真经》秘籍,若让无痕得手,必不肯归还。
  正犹豫间,又听得踏雪之声传来,心中不禁暗惊:此人又是谁?
  觉远将《金刚经》轻放原处,目光一扫,走过去取下《楞伽经》,转身走向门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