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安内(下)

  事情都安排了下去,郭嘉逸缩在办公室刷刷网页。
  爱你的人,总是能够在人海当中一眼就找到你。
  反正在众多新闻中,郭嘉逸一眼就看到了关于拾光的。
  “拾光奶茶魔都首店开业,从商场到地铁出口排满了前来购买的顾客。原本定于上午9点开店,但是5点开始门口就开始排起了长龙,为了缓解人流压力,拾光奶茶店不得不提前到8点半开业。”
  “拾光奶茶店魔都首店大排长龙的同时,记者了解到,门口有不少奶茶代购。一个代购人员表示,现场取货每杯50元。代购价格排队时长而定,多等1小时加收15元。多位代购已经开始接明后天的订单。”
  “……”
  看样子,拾光在魔都还挺受欢迎的嘛。
  不过一般来说,开业首日都会邀请一些媒体朋友,换到以后就叫做买流量,帮着吹捧吹捧。
  郭嘉逸扫了眼下面的评论,有安利拾光奶茶的,也有吐槽买杯奶茶至于排队的。
  想了想,他打了个电话给周扬。
  “恭喜恭喜呀,开业那么忙。”郭嘉逸调侃道,“距离你的轿跑又近了一步呀!”
  周扬呼呼喘着气,显然是忙得不行:“郭总,你就别开我玩笑了。”
  “我现在不要什么轿跑,只要求你能从金陵派点人过来,店里实在是忙不过来了!”
  “我感觉整个魔都的人都挤过来买奶茶,你敢信?从负一层一直挤到了地铁口,要不是广场物业看情况不对找了帽子叔叔求援,我感觉准得出事……”
  魔都是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要领先很多。可不管是哪的年轻人,爱凑热闹的特性都是一样的。
  拾光在网络上过几次热搜,不少年轻人都知道金陵有一家知名的奶茶店。
  除此之外,拾光在魔都也进行了前期宣传,并且花了重金赞助了汉服汇的多场汉服活动,在年轻人特别是高校学生眼中,拾光是很有知名度的。
  开业爆火会让一部分反感,觉得为了一杯奶茶排队几小时很不值当。
  一枚硬币是有两面的。
  漫长的队伍,同样让很多人想要尝试一下。
  什么口味的奶茶,有这样的吸引力呢?
  “要人?你找安总去,拾光现在是她当家,我这是一个人都没有。”郭嘉逸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
  哼~
  你说不要轿跑我就信了?
  把人给你凑过去去,业绩完成了,当老板的难道选择食言?
  到时候,人也要来了,车也没得跑。
  找小安老师去,周扬你要是能要得到人,就算你的本事。
  金陵地区的拾光奶茶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高校附近,如今多个高校已经放假,兼职的大学生也得回家过年呀。
  平日里面用兼职员工上瘾,如今开始遭到了反噬。
  安若也得到处协调,甚至强硬地跟加盟店借人,才能够稳定住金陵的奶茶店正常运转。
  魔都很重要,关系到扩张的第一站。金陵也非常重要,是拾光的大本营。
  周扬对大本营的情况有所了解,所以才想从大老板这下手,谁知道郭嘉逸完全不上当,两手一摊不管了。
  “嘿嘿~”周扬强颜欢笑,“我还是想想办法,再找些人来维持秩序,把有限的人手集中到制作环节。”
  郭嘉逸想了想:“趁热打铁,尽快把第二家门店开出来,分担一下人流压力。同时按照计划大规模招商,把能占的位置都占住!”
  周扬应了一声:“一定选在都渴的附近,针锋对麦芒,做好狙击。”
  都渴的社区小门店没意思,要干就干票大的,抢的就是都渴大店的生意。
  时间有限,人手不足,一两家选址还行,再多周扬也撑不住。
  都渴在魔都经营的时间更长一些,拾光是后来者。
  都渴有成熟的开店模式,是一步步总结出来的,什么地段开大店,什么地方开小型的社区店。
  拾光直接拿来主义,省了选址的步骤,都渴的大门店在哪,他们就跟着在哪里开。
  把战火烧到魔都来吧,这样都渴就没有精力支持金陵的市场了。
  “对了。”郭嘉逸提醒道,“麻烦那么多帽子叔叔过来维持秩序,你准备点奶茶、礼品,到人家局里好好慰问一下。”
  “记得带上记者。”
  人家出于公共安全考虑,过来帮忙维持秩序,不应该当成是别人的义务劳动。
  原本控制人流、维持秩序是拾光该做好的事情。
  送送奶茶和小礼品花不了多少钱,重要的是带着记者过去,好好给他们宣传一下。
  周扬还是太年轻,被提醒了一下才想起了这一茬。
  “明白,我马上安排。”
  郭嘉逸严肃了起来:“门店门口黄牛和代购要注意,别到时候差价被他们挣走了,坏名声落我们头上。”
  就算是琼浆玉液也不值50块钱一杯,但凡是从黄牛代购手里头买的,回过味来后对拾光这个品牌绝对没有好印象,以后估计再也不会当凯子了。
  “我找人维持秩序的时候,顺便让他们提示排队的人。”周扬顿了顿,“不如花点钱,在报纸上刊登一下,提醒消费者不要花冤枉钱,错峰过来买奶茶,现喝安全又划算。”
  “哈哈,孺子可教。”郭嘉逸笑了起来。
  周扬这哪里是提示,完全就是变相广告。
  关键是,真的能够打着新闻报道的名头,悄咪咪地进行宣传。
  周扬呀,提升有点明显呀。
  …………
  “大姐,回国啦?”郭嘉逸对徐新的来电感到非常亲切。
  废话不是嘛,这位是公司最大的金主爸爸了。
  “嗯。”徐新应了一声,“我听说,钱还没到账就花出去了?还欠下了不少?”
  “大姐,都和你汇报过的。”
  “呵呵~”
  “你都是事情定下来了,告知我一声。”
  郭嘉逸细细揣摩了一番,感觉徐新并没有生气,厚脸皮道:“主要是大姐在国外,事情又比较紧急,只能谈完了再汇报。”
  “大姐只要是一句话,这些合作立马收回来。”郭嘉逸拍着胸脯保证道。
  徐新哈哈一笑:“冠名的事情我不做评价,找代言这一步非常不错。”
  “公司的年轻人知道你们的代言人,都快疯了。”
  2000年11月6日,天王发行自己的第一首歌《可爱女人》正式出道。
  这首歌从作曲、和声到编写都是他自己完成的。
  本来是写给给吴宗宪唱的,他已经写好了一版叫《春夏秋冬》的歌词,可是他觉得唱不来就退稿了,之后才由徐若瑄填词为《可爱女人》,并由杰伦自己演唱。
  出道太早,红得太久,导致杰伦的粉丝年龄分层特别严重。
  70年代的粉丝多数在安静地听他的音乐,80后会在音像店买他最新出的专辑,90之后的粉丝则会更多地出现购买电子专辑、同款奶茶等行为。
  年龄问题,所以追星变得非常理性。
  主要是这帮人感性疯狂的时候,兜里面分文没有。总算是工作有钱了,没时间没精力,也没那个心情。
  某一天,一个闲的蛋疼的在帖子里问:为什么杰伦超话排名那么低,代言转发不破万,围脖数据那么差,演唱会门票竟然还那么难买?
  甚至还提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逻辑:我看大家专辑销量都差不多,所以觉得超话排名转评赞也差不多……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条帖子不仅引来了各路人士的热烈讨论,同时也引发了一群“大龄”粉丝深刻的灵魂拷问:
  数据是什么?
  粉丝还要帮忙做数据的吗?
  不对……杰伦还需要做数据吗?
  这个话题就这么猝不及防地登上了围脖热搜榜。
  对于不少新生代偶像,习惯了打榜锁评论,暗戳戳让粉头带着水军充别家的粉丝。
  突然冒出来一个出道二十多年的“老家伙”,关键是他的粉丝也都是一大把年纪,简直就是“夕阳红粉丝团”。
  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关显而易见——很多人甚至连超话的位置都不知道在哪里。
  当然这都是小case,要知道杰伦粉丝的年龄跨度可是横跨各个年龄层,很快就有混过饭圈的年轻小粉丝推出打榜教程,在线教学,包教包会!
  持续了4天,一场被“被迫营业”的粉丝自嘲为“大型夕阳红团建现场”的“打榜战役”,为了攒够积分来打榜,粉丝们心甘情愿化身自己曾鄙夷的“水军”,仿佛一个没有感情的复制机器。
  最终,年轻时候的偶像超话影响力破亿,飙升到明星榜第一,并且成为影响力破亿的第一人。
  完全是人造出来的数据有什么刁用?
  其实不过是证明一下天王的粉丝只是老了,不是挂了,蹭流量别碰我家的哥哥!
  这么一号上至70,下至00的超级偶像,一年才几千万代言费,从商业角度来说,花费得很值得。
  另外人家还有一首演唱的歌曲,这玩意的影响力太长远,很有可能拾光奶茶都没了,还有人在唱着这首歌。
  比如,(⊙o⊙)…
  “香飘飘我盼望,闻到温馨自在的清香。”
  一年卖出七亿多杯的香飘飘奶茶,当年请来了万人迷陈好代言,一首同名广告曲,让这个粉末时代的招牌品牌走入了大众视野。
  “不管是现在,还是在遥远的未来,我们彼此都保护好~今天的爱,不管风雨在不在来……”
  不会唱没事,洗洗更健康有印象不,一般是跟着一起出来的。
  如果你在电视上没见过这句广告词,那么你就是太年轻了。
  这句让人汗颜的广告语和广告歌曲至今广为流传。
  好的歌曲,一歌传三代,人没歌还在。
  徐新完全没提郭嘉逸转让5%股份给扬江投资的事情,本质上就是创始人套现,其实会很影响风投机构的信心。
  毕竟刚拿到融资就卖出去股份,搞得跟股市一样,融资就是为了卖公司。
  不过她向来是投人重于投项目,既然认准了郭嘉逸,对于他转卖股份就选择了睁只眼闭只眼。
  拾光奶茶5%的股权,不过才3000多万软妹币罢了,相对于自己在郭嘉逸身上下的重注,这个数字还不足以影响徐新对郭嘉逸的信心。
  更何况,优团才是重点,拾光只是个添头。
  徐新提醒道:“京城那边上线了满座网,优团在魔都的步伐要加快了。”
  京城和魔都,还有一个杭州是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三大核心。
  京城是凭借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有白度、景东、小米、逗引等等公司落户,当然了,后两个目前还没有诞生。
  魔都则是因为国家化的视野和成熟的商业化环境,加上经济中心的地位,各种金融机构云集,有非常宽松的创业和融资环境。
  哪怕投资十个只成了一个,靠着数量的堆砌也能够出现巨头。
  至于杭州嘛,关键还是有阿狸在,随之而来的政策体系配套,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创业氛围和发展环境。
  互联网的兴起不仅仅是为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为城市注入了创新和活力,带动了城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至于为什么同样是经济大省的苏省没出现什么互联网巨头,其主要和产业结构和发展重心有关,它的制造业和传统产业更加发达。
  互联网产业的集聚效应也非常明显,一旦某个地区形成了优势,其他地区就很难与之竞争。
  金陵出现过苏柠、途牛,不过命运嘛~
  后来好不容易在本土诞生了一个做跨境电商希音,奈何金陵的产业四大金刚是电子、化工、钢铁、汽车,而服装、纺织所代表的轻工业则一直都是其短板所在,与这些传统重工业相比,服装最大的挑战在于它是非标准品。供应链完全比拼不过羊城,所以公司重点也逐渐朝那边搬迁。
  金陵其实在信息技术上挺有优势的,高校林立,研究所众多,偏偏本土的互联网就是活不下去。
  搞笑的在于,给It大厂做外包服务的倒是过得风生水起。
  果然是体制之城,就连外包这个技能都给学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