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过的班:二战告败(1)

  正值网店运营的迷茫期,我动过开发其他业务来增进收入的念头,心底暗生一股劲儿,想着等手头宽裕后,没准还真能在“入股”某某公司的创业型组织后让我的网店大有起色。
  就这样,我一边抱着对未知的期待,一边迷茫,又一边将念头一一落实到了具体。
  随微商日趋成熟,不知是机缘巧合,又或是歪打正着,另一个名唤“支商”的红利时代也在悄然横生。
  不得不感叹时代更新的速度真真超乎想象,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
  除支商外,还有很多新生的互联网产物,连名字都没起好就已都在各自搅动着风云,并从中持续地收割着。
  而我,不过是其中一只事必躬亲的小白鼠罢了。一只涉世未深却已在检验社会底层的挣扎与无知的小白鼠。
  起初,也只是好奇,好奇那突然弹跳出来的窗口,好奇那qq广告推广的真假,好奇到添加了其中的社交号。
  未曾想,这社交号比亲朋好友更懂如何从生活点滴来顾左右而言他谈走心。也是,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刚开始,社交号梁先生以朋友的名义与我交心,不仅了解了我网店运营的情况,也知悉我有心另觅微商创业之路。
  我想谁都不会没来由地辜负真诚,就算是骗子在真诚面前也多少存点真心。这是我经历这一局后得出的天真之见。
  说时迟那时快,记得,首次对话是以一张图来结束的,梁先生让我思考其讲的是什么,并以此作为我的第一个任务。
  那时的我,和现在没两样,一样地鼓足干劲,不死不休地努力,也一样对过去的看图写话残留着懵懂天真的一面。
  当时的我也确实很奋进,赶着趟做了思考,也给予了及时答复,就这样无意识地被邀请到了梁先生当时所处的团队。
  随着了解的越发深入,我也就越是被说服了。
  梁先生,是一位离异的父亲,带着一个女儿,一边领着自己的支商团队,又一边计划着开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工作室。
  应邀后,我在梁先生带的团队里发现,那里有着一群和我一般无二奋劲十足的伙伴,群内附有不少可供阅读的资料。
  短短几天,我也阅读了不少,加上还听了当时团队中的金牌徐讲师的课,慢慢地我也就被这股奋斗的挚诚给打动了。
  身在其中的我,不知怎的就异想天开了,觉得这个平台真的很棒,好像自己被插上了梦想的翅膀,每天都在扑哧。
  大学刚毕业的我,一边摸索着新事物,一边用着那颗真诚过剩的心在布满荆棘的社会敞亮地闯荡着,无公害地走着。
  比对他人,我确实更为被动地接触各大流行软件,就连支付宝也是在2015年10月才一边学着用,一边付着款。
  始终世事难料,当局者迷的我就在那快交不出下个月房租的时候,用了仅剩的一部分存款干了这票,也便入了局。
  就在2015年11月9日16点05分,我交了1999元的入门费,以此宣告正式加入SZ市某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外),并于次日为加入华外创始人王先生的直授课程而在16点51分补交了2000元,还因此被升级为了梁先生团队中的又一名无限代理,年轻女性。
  交完钱的我,是变得更积极奋进了,一心只想着得对得起那份投入,得尽快学到有用的知识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不是每天早起在各个群里爬楼学习,就是每天晚上睡前隔着手机屏幕或者电脑屏幕认真地听课、做笔记和动动脑。
  初初开课时,我也接触过王先生,只觉得他很懂得照顾人,会关照到每位团员队友,24小时在线服务,随问随答。
  随着对公司团队的深入了解,我发现该公司的前景是越挖越宽,团队中的伙伴也都自由地挑战着各自的发展线路。
  团队的每一位不仅可以被培养成优秀的销售员、金牌讲师、创业者,还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与项目相关的商业套路与话术。
  然而,事实是套路和话术对当时的我而言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无从销售的存在。
  我的第一单是在真诚的分享与沉淀后的信任中成交的。
  首战不到一周,便用自己心意满满的朋友圈吸引到了一位老同学。嗯,作为“支商一代”的我于同月14日出了单。
  于2015年11月14日15点28分,我收到了华外王先生付过来的1999.5元的提成。那时,我感到了一丝微弱的甜。甜头来得有些苦涩,当时的我并未选择忽视。只记得,那当下的我并没有多高兴,反而是多了一份莫名沉重的责任。
  出单后,我隔天就写了一篇振奋我心的qq日记,记录得十分热血,热血得就像在看樱木花道投进了决胜的一球。
  现在回看,只觉那篇日记很洗脑,也真的很危险,就像我的真诚与信任被无知攥在了贪婪的手里一般,一触即发。
  写完日记后,我就利用所有闲暇时间去分析梁先生给我分享过来的那堆对话截图,去琢磨去分析当中的成交话术。
  越分析,我就越觉得怪,即使我越来越认真,越来越细致,也越来越到位,更是越来越负责,可我也的确开始生疑了。
  当我分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将我的成果全部都教授给到了我的老同学,并不断地在生活上鼓励他,给他加油打气。
  这份及时的分享用尽了我不少的精力和心力,也将近到了某个边缘,某个只有自己在输出和守护这份责任的边缘。
  在老同学加入后的第几天,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很临时地,我接触到了华外自行开发的一款全自动营销软件。
  又恰逢支付宝迭代,只知其新版本多了个生活圈的功能,却不知其还多给了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炒作支商概念的契机。
  这款全自动营销软件,不但能不停地自动扫码加好友、加群,还能不断地自动点赞、打赏、评论、群发信息,等等。
  试想,当囤了货的微商滥民正鼓着劲儿刷朋友圈、晒收入、找新渠道加好友、加群,却又刚好遭到了平台的限制。就在这时,全自动营销软件应运而生,怎么能不引起注意呢?它,可是一键就能提取上千个二维码的全自动软件耶。
  而那时的我觉得这做法实在是很侵犯个人隐私,还特招人嫌,也便没有实际上手,也不曾操作过这款主打软件。毕竟就我个人而言,本就不喜欢这样被无端地打扰。
  可庞大用户基数所蕴含着的新兴模式下的商机的确不容小觑,也确难让人拒绝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这样的机会。
  再说,学会如何操作这款软件的每一位队友还能在支付宝上自行建经费群,自行建立自己的团队、招代理揽客户等。
  不得不说反观已难立足微商前沿的底层人群,处于雏形的支商作为实名认证的空白市场确实更为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连我都曾置身其中。恍惚在里头的我,本就还理不清,却也不忘默默地记下那时成长的点滴与那一刻里的振奋人心。
  也一定想不到,今天的我,会用当时记下的两篇生活日记来揭露曾经这段还保有些许余迹又有些不堪直视的黑历史。
  是的,两篇,我还在2015年12月5日写下了另一篇。也是在这一篇日记的完结后不久,我被悄然地按下了暂停。
  本以为在我受到一定鼓舞的同时保持住一定程度上的冷静就能让我不再掏第三次腰包,也就会让我逐渐地有所起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